22 7月 2009

32  太極數學



  在易學領域有一項象數研究,我看過一些名著,把河圖、洛書的點數,卦符的二進制發現等等,發揮得淋漓盡致,追捧得無所不能,但卻絲毫未觸及易學中數學範疇的核心所在。六十四卦雙符卦名不只是一個空間地址,還是一個向量數學表達式。配合描述爻變的六、九兩字,六十四卦堪稱是六千年前立體幾何代數學的萌芽。

321 九六座標

  前文演繹爻變時,得出九為天、為順時針旋轉的太極;六為地、為逆時針旋轉的太極。如果把這個論點拓闊至全天域,便是六千年前的三維直角座標系。奇妙的是6 O 9三個阿拉伯數字可被應用於座標系中,這個三維直角座標系的正名應該是:6 O 9直角座標系。

  6、9本是中心對稱、筆順相反的一雙圖形,合陰陽之道,O為陰陽之轉換。6 、9、六、九本都只是些圖符。然而後來的一些推理,賦於它們量的含意,遂演變為數:

  1 六地→陸地
 

  我們一向都知道,大陸的『陸』可用作數字『六』,但從未去想過六、陸是怎麼關聯起來的。太極球中,乾為天穹、坤為地磐,都是人不能及處。其餘六卦繞乾坤一周,為人類生存的地表,六地也。拆陸得阝、八、圭。八圭既八卦,阝為邑為阜,既圍繞八卦之城邑/地表有六。故陸、六、6 皆為數六。

  2 天有幾重?
 

  九的數值源於對天層數的探討。中國古代神話中有七重天、九重天和三十三天幾種說法,最多用的是九重天,次為三十三天。怎麼來的?胡謅的嗎?


  圖321.2是用簡單的計算和繪圖,對天重數的探討:左為16³ 的1/4截面、右為64³ 的 1/4 截面,深色方塊為地,圓弧為天殼。兩殼間為一重天,外層天殼之外為天外天,最內為內天。左圖有八層天殼,夾著七重天,加天外天和內天共九重;64³ 圖中有三十二層天殼,共三十三天。可見九天和三十三天並非糊謅,而是古人按八卦、六十四卦的規律推算出來的。大概認為九重天最為可信,故九、9 的數值為九。設2n為卦集的邊長, 2n3為卦方數,天殼數的算式則為:2n-1。 式中n=0時 為渾沌,無所謂天殼。n =1時為八卦,一層天殼;n =2,六十四卦,兩層天殼…

  3 數源探討
 

  遠古先祖對科學的認知,比我們已知和想像的遠古文明高深得多。這使我產生一個推測: 7、8、6、9和1、2、3、4莫非皆由太極化生? 8、6、9前文已有分析;一與1只是方向不同;2、3可視作二、三的草書;這裏要補充對4、7的分析。『十』形最初僅為方向標記,甲骨文卻以『十』為柒。因居中央的『十』形分天為肆象貳拾捌卦,毎象柒卦,所以『十』本有雙重數值:柒和肆。為有區別,以圓天包連的為4、四,意天分為肆象。有別於田字,四中的X傾斜兼斷開。見圖321.3。


  把『十』分做兩個90°,便得到七與7。其數值肯定來自于每象(90°)的天域內含有柒卦,也既柒宿(詳見第四章)。

322 向量數學


  為簡化問題,數學和物理學都會運用以點代面、以點代體的方法。當然我們不能隨便找一點來替代,數學中用的是面積重心或體積重心,物理學則用質量重心。

  可以以點代體,但不可以以點為體。立體易學研究的歷史有一個世紀了,未有重大突破的原因之一是犯了以點為體的錯誤(另一錯誤為二進制)。例如以(+1,+1,+1) 這一點為乾,或者以一個正方體的八個頂點為八卦。本文論及之卦皆為正六面體,無論體積重心或質量重心均于該正方體的中心,所以可用卦方中心點位置代表該卦方。

  6O9直角座標系中,6、9只是代表陰陽的符號,O 為圓和中,不是零,6O9都不能直接用於計算。但只要把 6、9看作單元向量,卻能進行一種較高級的向量數學演繹。圖322以兩例來演繹這項功能。圖中向量符下連續三個 69 符的排列是有規則的:左一為南北,9為南、6為北;左二為東西,9為東、6為西;右為天地,9為天、6為地。加上不同的顏色只為易於分辨,並無特殊含意。【註:按伏羲排列演繹】

例1 坤卦1 由六十四卦中心至坤域中心,666 → 既向北、西、地,(白色箭錐)
     2 由坤域中心至坤域坤卦中心,666 → 續向北、西、地,(黑色箭錐)
     3 兩步迭加,由六十四卦中心直抵坤卦中心,666 666。(黑色長箭錐)

例2 履卦1 由六十四卦中心至乾域中心,999 → 既向南、東、天,(白色箭錐)
     2 由乾域中心至乾域兌卦中心,996 → 轉向南、東、地;(紫色箭錐)
     3 兩步迭加,由六十四卦中心直抵小畜中心,996 999。(紫色長箭錐)


可見六十四卦卦符本身就是個向量數學表達式:; 

323 比例數學


  長度單位中最早被定義和運用的是尺和里。『尺』是個真實的長度單位,是伏羲身高的八分之一。古人立圭表均高八尺,乃始自伏羲。而『里』最初則是虛擬的長度單位。下一章會講到最早比例的具體運用,壹尺:壹萬里=1:1500000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