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7月 2009

25  十二地支



  在華人社會裏十二地支是家喻戶曉的,每逢孩子誕生,就有個冠以地支的生肖,陪伴著他渡過漫長的人生歲月。生肖中又以子鼠為大,因為『子』在十二地支中排名第一。然而你可知道,華夏第一部曆法天正甲寅元的地支是以寅為先,而且那個寅時指的是早晨 5~7 時,不同於今天指的是黎明前3~5時。地支哪裏來?推論的根據是什麼?請看下文的解繹。

251 上十下乂


  組合模型的正西視圖中央有個『十』字,十字之下有個『乂』字,『上十下乂』合起來就是『支』字的象形字源,是最早幾個用疊加法所造的象形文字之一。八卦之東南西北共有四個十,太極球下部有三個乂,每當太極球旋轉一周,便共會有十二次『上十下乂』的組合,這就是十二(地)支的起源。由於每隔一個時辰出現一『支』,所以『支』的數理含意是時間長度單位的量詞,1支=2小時,既一個時辰。

252 啟動時機


  華夏首部計時法和曆法的起點也應該是文明史研究中一個很重要的課題。有人曾用反向推算干支曆法的起點,來求証華夏文明的起點,結論是個五位數,與考古學的論証相差太遠了。我想可能是未認真考慮到曆法由始至今不僅有過多次修正,更有過差別很大的不同版本。

  華夏最早的曆法叫天正甲寅元,根據『皇曰:甲日寅辰,乃鳩眾於傳教台,告民示始甲寅。』可以得到的準確資訊唯有:首部曆法草案試行於甲日寅辰。

  按照現今的農曆,寅時應是早晨三~五點,這顯然是不合情理的。伏羲不可能蠢到在臨晨三點,燃起篝火鳩集民眾,然後在四點鐘頒佈試行曆法。

  那麼,甲日寅辰究竟是何日何時呢?這個第四維參量t在時間軸上的標定可以從『寅辰』二字導出。

  欲把一天等分為十二份,首要是分出日夜均分的兩份。若以日出日落為晝夕的分界,唯有春分或秋分兩天符合這個條件。在這兩天中,日出、日落的時間分別為06:00和18:00。那麼寅時應是05:00~07:00;而寅中則為06:00。甲骨文中寅『』為直立之矢,古天文學星次序數中,寅為『析木』,也就是說寅的原意是圭表之竿。陽光奪目不宜久視,古人立木作圭,晷影如矢,觀影便知太陽方位。春、秋分日出于辰其影在寅,方有『寅辰』之說。【註:日宮隅谷在西,日落進入日宮,為一天之中。圖252為甲寅初始時太陽的位置,】

253 地支分佈

  按二十八宿的象位,清晨『寅虎』在西、『辰龍』在東的天象,應在秋天。故天正甲寅元應是始于秋分。也因此推論,原始的十二地支與二十八宿相通,寅、辰處於相對位置。辰申諧音,在傳承中發生錯誤不足為怪。所以古今十二地支不僅序首有異,排位也不盡相同(表253):


  與寅為日影的道理一樣,『卯申巳午未辰』皆為相對應時段日影的方位。但日落後『酉戌亥子醜』五個時段怎麼辦?最初是以月代日。要月影正確地取代日影,只有滿月方可。由此推論,天正甲寅元啟動點之『甲』日不是月朔初一,而是月望初一。

  『寅卯申巳午未辰酉戌亥子醜』的排序中『寅、巳、辰、亥』分處西、北、東、南四方位,這可從二十八宿之『東蒼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得到旁証。

  二十八宿的起源一直是個謎,西方史學家認為二十八宿起源於印度或中東,並以此推論華夏文明西來。但只要把朱雀理解為豬闕之訛傳,那麼憑十二生肖中之『辰龍、寅虎、亥豬、巳蛇』(圖253)四肖,便可肯定二十八宿起源于華夏,而非中東或印度。關於二十八宿的起源詳盡論証請見第六章。





1 則留言:

逝雲 說...

感謝 留下這樣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