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7月 2009

27  干支修訂


  天正甲寅元何時修訂為天元甲子曆?無從推測。只能對其首次修訂做個邏輯推導:在未有連續系統的觀察和記錄之前,人們只粗略地觀察到一年有十二個月,每月三十天。但當開始示演曆法並做出記錄,很快便會瞭解內中誤差。當運行至第十六個月,480天,伏羲應已明白必須作出修訂:按草本天正甲寅元,明天便是第十七個月的第一個甲日兼月望,而事實上卻為月朔。以伏羲一貫勇於修正錯誤的精神,會於這天試行新曆。所以可確信天正甲寅元確是始於秋分清晨。因其第481日正是隔年的大寒。大寒甲日兼朔,成為修訂後新天正甲寅元曆法的元月初一,或許這就是華夏的第一個陰曆新年。新曆不再堅持三十天壹個月,有了大、小月之分。

  鑑於一年有十二個月,合地支數,天正甲寅元對月份也用地支來命名。由初演曆法到第33個月,按最初排序應該是亥月,乃白天最長的夏至月。但實際上亥月提前了,第34個月:子月才是夏至月。由於尚未有添加閏月的構思,地支分佈自動地左旋提前了一個時域,變成子南午北的佈局。若這個佈局的改變也引伸到計時的晷表,除辰、申之外,均與今之地支相合。至於何時辰、申錯換,何時全面修訂為天元甲子曆,又何時變成午門在南,尚無資料可作推測。唯知由黃帝至戰國,中間有很長一個 ( 或數個 ) 階段,以干支為基礎編制的曆法,並未被王室正規公開採用。干支曆法主要是在民間隱士中研究、流傳,直到竹書紀年問世才被發掘出來,並被確立為制定曆法的標準。其間曾有過多少次修改和錯誤不得而知。


  把兩套時空組模並列,同時運作演繹,是最有效驗證理論,修正錯誤的方法。圖270.1左模日轉壹圈,右模月移壹干。圖中貳拾貳個干支字符絕大部分無形意可供推敲,故我猜測應是伏羲從故土帶來的。

  圖270.2在並排的左、右旋圓跡中各截取一段,得甲骨文『』─ 八字。把兩圓上下排列,天干在上,地支在下,便得到阿拉伯數『8』的圖案。巧合的是連筆順都相同。
  八、8的數值來自于太極的卦數當是無須質疑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