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7月 2009

26  天干與旬


  太極球在演繹地支時是順時針旋轉;而在演繹天干的組模中則逆時針旋轉。

  天正甲寅元的曆法是參照月之位移來編制的。不同於計時法的參照,計時法中,日 ( 或日影 ) 的位移是連續的位移;曆法中所參照之月移是斷續的,是每天之『中』(辰時日落時分),月亮位置的變動。這個變動呈逆時針方向,所以跟隨月移演繹曆法的太極,是呈逆時針旋轉。與計時法同出一轍的是,都以中線為準。以甲寅初日為例,06:00寅正為甲初,18:00 辰正為一日之中,為甲正。次晨寅初為甲末(圖260)。直到次晨寅中方為甲日之終、乙日之始。

261 簡說三旬


  中式曆法有個獨特的單位:旬。它不被正式編入曆法之中,在言及天文曆法時卻又常被引用。天正甲寅元屬太陰曆,是月亮的運轉變化為依據。而適用於描述月球運動規律的方法乃四分壹個月,既朔、望、上弦、下弦。旬的概念何來?一般都認為遠古未有數字,只能扳指為數,十為上限。我以為不然,曆法必於計時法之後,十二地支說明古人已突破了十為上限的計數。把一個月分為三份乃出自於另一種可見的模式。

  上文已分析在實施曆法前,人們只知月亮每次回歸歷三十天。圖260時空模組上方有三個『天乂』。此三乂恰把圓週三等分,每份十天,這確實是簡化了計數:上旬十天、中旬十天和下旬十天。但為什麼稱旬?見圖261,三分之一圓周弧線對著中央的圓球,就是甲骨文『』─ 旬的字源。

262 上乂下十

  
  甲寅初日辰時,西方日落恰合東方月出,故東方是量度月移的基準。組合模型東方的『十』字標記之上有一個『天乂』,上乂下十便合成了甲骨文『』─ 干的象形字源 ( 圖262 )。
與『支』相仿,『干』的數理含意為一天時間長度單位的量詞,1干=1整天= 24小時。當太極球隨月旋轉一周,東方共合成了三個『干』字,均位於各旬之首,各率十天,類似於十夫長的官銜。後因以旬制定曆法,累積誤差太大,棄用了旬。故引伸『干』為十干。按序命名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沒有留言: